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从HPV到宫颈癌:一份你不能错过的筛查指南解读

发布日期:2024-09-07

在女性健康的话题中,HPV(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却令人忧心。



许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筛查覆盖率不尽人意。还有部分女性因对筛查过程的恐惧、担忧隐私泄露,或是受到经济条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限制,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筛查。这些困扰不仅影响了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也为女性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一、认识HPV病毒

HPV病毒是小DNA病毒,主要侵犯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以及位于宫颈转化区的化生细胞,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属于性传播感染。目前已知的HPV类型有一百多种,其中约40种可以感染生殖器区域。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自行清除HPV感染,但如果持续感染某些高危型HPV,就可能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这些类型的HPV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外阴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大部分宫颈癌病例都与HPV感染有关。HPV感染宫颈细胞后,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和病变。如果这些病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能逐渐发展为宫颈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癌。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定期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病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三、筛查指南

2023年4月2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发布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2)》,结合临床工作总结以下要点:

1. 推荐将HPV核酸检测作为我国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HPV核酸检测是WHO推荐用于宫颈癌初筛的首选方法。

2. 筛查对象:优先对35至64岁女性进行筛查;条件允许可纳入常规体检,单位组织的体检也建议遵循此建议,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

3. HPV检测方法的选择:至少检测13种HR-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有条件时建议至少进行HPV16/18分型检测;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且通过实验室分析性能验证和临床性能验证的HPV检测方法。

4. 对于筛查中检出的HPV阳性者的管理建议:HPV16/18阳性者直接转诊阴道镜检查;非HPV16/18阳性者建议进行分流检测(细胞学检查或其他方法),分流检测阳性者转诊阴道镜检查;HR-HPV持续感染者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检查。

5. 细胞学ASC-US者的建议:首选HPV核酸检测分流,并根据分流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阴道镜转诊。具体为HPV检测阴性者,定期复查,对于细胞学医生诊断水平及细胞学质控相对不足地区,复查间隔可为12个月;HPV阳性者直接转诊阴道镜。



四、不能错过的筛查

1. 早期发现病变宫颈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及早发现病变。早期发现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2. 降低治疗成本和风险:早期病变的治疗通常比较简单,手术范围小,对身体的损伤也较小。而如果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3. 保护女性健康: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如何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

1. 接种HPV疫苗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需求选择接种。

2. 安全性行为:避免过早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数量、正确使用避孕套等,可以降低HPV感染的风险。

3.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HPV感染。

总之,从HPV感染到宫颈癌是一个过程,通过定期的筛查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不要错过这份重要的筛查指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加油!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刘玉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杨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