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四季养生】春分时节,谈养生之道

发布日期:2025-03-1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今年的3月20日正值春分。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阴阳相对平衡,随着阳气渐盛,人体新陈代谢相应旺盛,大量气血从内向外运行以顺应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出现春困、头晕、烦燥、湿气重等诸多不适。在这一特殊节气,应顺应天时养生,为全年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一、饮食均衡

遵循“减酸增甘”原则。春天肝气旺盛,酸味食物会使肝气更旺,损伤脾胃,应适当食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枸杞、红枣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韭菜、芹菜、苹果、梨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在岭南地区,春分节气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主要以“吃春菜”为主。

春菜:岭南人称之为“春碧蒿”,实际上是一种野苋菜。春分这天,村民们会去采摘新鲜的春菜,并将其与鱼片一起煮成“春汤”。这一习俗寓意着洗涤肝肠、阖家平安健康。

除了春菜,还会品尝各种时令美食,如韭菜、豆芽、豆苗、莴苣等蔬菜,以及青梅、李子、桑椹、樱桃、草莓等晚春水果。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二、春分节气推荐以下几道食谱:

1、香椿炒鸡蛋

主要食材:

香椿1小把,鸡蛋4个,盐2克,食用油适量。

具体做法:

①锅中烧水,水开放入香椿焯水去叶酸,等香椿变成翠绿色立刻捞出过凉水。

②鸡蛋打散,香椿沥干水分切碎,倒入鸡蛋液中搅打均匀。

③锅中倒油,油热倒入香椿鸡蛋液,煎至底部微黄再翻炒成块。

④添加适量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2、荠菜豆腐羹

主要食材:

荠菜100克,豆腐100克,玉米淀粉2勺,清水两碗,盐适量,香油适量。

具体做法:

①荠菜摘洗干净,入开水锅焯水,等到荠菜变成翠绿色立刻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豆腐切成丝儿或小颗粒。

②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倒入荠菜稍微翻炒出香味。

③倒入两碗清水,放入豆腐丝儿一起煮开。

3、清炒芦笋百合

主要食材:

芦笋200克、鲜百合20克、大蒜、蚝油、盐、生粉、清水适量。

具体做法:

①切掉芦笋老根削去老皮,斜切成段,鲜百合冲洗干净,掰开一片片,大蒜切末。

②起锅烧水,加入适量食盐和几滴食用油,水开后倒入芦笋和百合焯水1分钟。

③捞出芦笋和百合过凉水,然后控干水分。

④调料汁:蚝油、生粉、清水、盐,搅拌均匀备用。

⑤热锅下油,炒香蒜末,然后倒入芦笋百合翻炒,再倒入调好的料汁,翻炒均匀即可。

4、鸡毛菜鲫鱼汤

主要食材:

鲫鱼1条、鸡毛菜100克、姜、香葱、盐适量。

具体做法:

①姜切片,香葱切葱花,鸡毛菜洗净,鲫鱼处理干净洗净。

②热油小火,将鲫鱼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③放入姜片、香葱段,再加入开水。

④加入鸡毛菜、盐,大火滚煮1分钟,撒上葱花,关火装盘。

这些食谱不仅美味可口,还兼顾了营养和健康,非常适合春分节气食用。



三、起居规律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分后白昼变长,应早睡早起,保证7-8小时睡眠。早上可在5-7点起床,此时是大肠经当令,利于排便排毒。中午适当小憩30分钟-1小时,缓解疲劳。早晚温差大,注意增减衣物,“春捂秋冻”,别过早减衣,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



四、运动适度

春分时节,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是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耗伤阳气。



五、情志舒畅

春季人体阳气升发,易情绪波动。可以通过欣赏美丽的春景、聆听优美的音乐、阅读有益的书籍等方式,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同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以减轻心理压力。

春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在这个时节,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身心状态,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等多方面进行养生,顺应天时,让身体在这个美好的时节焕发生机。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程波敏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吴海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