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不都是中耳炎吗?为什么滴耳液没有用?

发布日期:2025-04-02

近日,患者小张老觉得别人跟他说话时右边耳朵听不清楚,像是耳朵进水、隔着一层膜的感觉,因此在药店买了一瓶滴耳液,可是滴了3天症状并没有减轻,还是觉得耳朵闷堵感。无奈之下,小张才来到了医院求诊。


小张:医生,我觉得右边耳朵怪怪的,好像进了水一样堵堵的,不痛也不痒,就是声音听不太清,别人跟我说话,我得愣一下才反应过来,甚至得再问一遍。

医生:除了耳朵不舒服之外,你最近有没有感冒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小张:我前几天打了好几个喷嚏,然后鼻子很塞,睡觉也塞,搞得我没睡好,还老流鼻涕,鼻涕有点黄。后面鼻子好一些了,耳朵又堵住了。然后我就去药店买了瓶滴耳液滴了几天,不过没什么用。

医生:我看看你耳朵。你这是分泌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鼓膜是完好的,所以光滴耳朵,药液也流不到中耳腔里去,自然没有效果。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腔积液,听力下降而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的中耳腔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小儿的发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个解剖名词——咽鼓管,这是连接中耳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它就像一个阀门,当我们打哈欠、吞咽等咽部活动时,咽鼓管咽口开放,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得以平衡。当出现感冒、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咽癌、腭裂、感染、免疫反应时,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堵塞导致中耳腔积液形成,容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既然滴耳液被鼓膜挡住了,滴不进中耳腔里,那应该怎么治】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及水肿从而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服黏液促排剂稀释中耳腔分泌物,促进分泌物从咽鼓管咽口流出。

口服抗组胺药物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中耳腔及咽鼓管黏膜水肿渗出,还可以缓解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当合并有细菌感染时,还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合理运用中医中药,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使用疏风散邪、清热利湿、健脾益气、化浊通窍、行气活血的中药或中成药,配合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埋针治疗、氦氖激光照射等特色疗法。

如果病程长久不愈合,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术、鼓膜置管术,以清除中耳腔积液、恢复咽鼓管通气功能。

 

鼓膜穿刺抽液术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翁镌凌、熊雅岚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刘元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