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功能失调与肥胖密切相关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肥人多痰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调是肥胖的核心原因之一。当脾胃虚弱时: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多余水分排不出去形成痰湿、代谢变慢导致脂肪堆积。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肥胖的中医辨证分型中,“脾虚不运证”与“脾肾阳虚证”均与脾胃功能衰退直接相关。
1.脾虚不运证:临床表现为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脘腹痞满、便溏或便秘等。
2.脾肾阳虚证:患者常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胖等症。
二、脾胃调理的饮食原则
“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为核心原则,结合中医“辨证施膳”理论,针对脾胃功能失调的肥胖患者,需遵循以下饮食策略:
(一)优化膳食结构,强化脾胃运化
1.主食粗细搭配:以全谷物为主(占谷物50%以上),如糙米、燕麦、薏苡仁等,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又可健脾利湿。
2.增加蔬果摄入:每日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占1/2),水果200g,选择低糖品种(如苹果、柚子),避免高淀粉蔬菜(如莲藕)。
3.选择优质蛋白:优先选用低脂畜禽肉、鱼虾及豆制品,减少肥肉、内脏等高脂食物,减轻脾胃负担。
(二)合理选用食药物质,辅助健脾化湿
《指南》附录中针对脾胃相关证型推荐以下食药物质:
脾虚不运证:山药、莲子、茯苓、白扁豆、黄芪等,可煮粥或炖汤(如扁豆山药粥)。
扁豆山药粥
主要材料:白扁豆30g、鲜山药100g、粳米30g
制作方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将白扁豆洗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粳米洗净,加入鲜山药、白扁豆,一同煮粥,煮至米、豆熟烂即可。
用法用量:做为主食食用。每周食用3至5次。
脾肾阳虚证:肉桂、干姜、小茴香等,建议与鸭肉、板栗等温补食材搭配。(如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主要材料:鲜山药100g,黄芪10g,生姜3至4片,鸭肉300g,板栗100g。
制作方法:鸭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板栗加适量清水煮熟凉后剥皮壳备用;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备用;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后即可。用法用量:可佐餐食用,温服。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
切勿过度节食,每日摄入热量应保持在1200大卡以上
避免食用损伤脾胃的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和腌制品
饮水要得当:建议饮用温水,小口慢饮,每天6至8杯
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胃病患者应减少粗粮摄入。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Z].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2]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 13(11): 1-55.
[3] 周仲瑛,薛博瑜,吴伟 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56-89.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梁艺钟、姜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