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为什么春天容易掉头发?从“二月二龙抬头”说起,科学应对季节性脱发

发布日期:2025-04-20

一、开篇:当传统文化遇上科学——从“剃龙头”说起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民间素有“剃龙头”的习俗,寓意辞旧迎新、鸿运当头。有趣的是,许多人发现,这个时节梳头时掉发量明显增加,甚至调侃“龙还没抬头,头发先掉了”。这种季节性脱发现象并非巧合,这背后既有自然规律,也暗含人体与环境的微妙互动。


二、季节性脱发的三大科学成因 

1.  新陈代谢的“加速键”  

春季气温回升、日照时间延长,人体新陈代谢速率提高,毛囊进入活跃期。此时部分处于休止期的头发会加速脱落,为新生头发“腾出空间”。    

2.  激素波动的“隐形推手”

春季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可能加剧雄激素性脱发人群的掉发。

3.  环境压力的“双重夹击” 

紫外线增强:春季紫外线强度较冬季增加50%,可能损伤头皮屏障功能。温差与湿度变化:忽冷忽热的天气易导致头皮毛细血管收缩异常,影响毛囊营养供应。


三、古人的护发智慧:传统习俗中的科学密码

1.  “二月二洗旧发”的现代解读

古籍记载“是日取龙抬头之水洗头,可去秽生发”,实则是利用春季水温回暖,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现代科学证实,38℃至40℃温水洗发可提升毛囊细胞活性。

2.  食疗养生:黑芝麻不只是一味情怀

《本草纲目》推崇黑芝麻“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现代营养学发现其富含的亚油酸、维生素E能改善毛囊微循环。

3.  草药洗头的生态智慧

古人用侧柏叶、桑白皮煮水洗发,现代研究证实侧柏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的作用。


四、春季护发行动指南:三步告别“烦恼丝”

1. 作息调理:顺应天时的养生法则

· 夜卧早起:遵循《黄帝内经》“春三月,夜卧早起”原则,保证23点前入睡,促进褪黑素正常分泌。

· 晨起梳头:用木梳从前额到后颈轻梳100下,模拟古代“栉发”仪式,可刺激头部穴位提升血流量。

2. 饮食加减法

三增:
      蛋白质:鸡蛋、鱼肉(每天1个鸡蛋等富含蛋白食物)。
      维生素B族:燕麦、瘦肉(预防毛囊角化异常)。
      锌元素:牡蛎、南瓜籽(调节头皮油脂分泌)。

三减:
      高糖食品(加速毛囊老化)。
      油炸食品(加剧头皮炎症)。
      过量咖啡因(影响铁吸收导致脱发)。

3. 科学护发三原则

洗发频率:油性头皮2天1次,干性头皮3天1次。

吹风技巧:先用毛巾吸水,吹风机距头发15cm,低温档吹至八成干。

防晒护发:戴透气渔夫帽。


五、重要提醒:这些情况不是“季节性脱发”

若每日掉发超100根且持续3个月,或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

· 头皮可见圆形脱发斑(警惕斑秃)

· 伴随疲劳、怕冷(排查甲状腺疾病)

· 脱发区域伴随红肿疼痛(警惕真菌感染)


季节性脱发如同树木春季换叶,是生命力的自我更新。当我们读懂自然规律,善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便能从容面对这“甜蜜的烦恼”。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毛发专病门诊莫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