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云“百病生于气”,“肝为万病之贼”。
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之将尽,夏将款至,此时最应“肝”净!
经历过清明雨纷纷,谷雨湿气缠,你是否总感觉——
头重如裹,走路像“踩棉花”?
情绪低落,看啥都像“阴雨天”?
胃口差,连喝粥都嫌“腻得慌”?
深圳市中医院专家为你扫除恶“湿”力!
这套「疏肝解郁排气操」升级版,由市中医院护理团队融合《黄帝内经》谷雨养生智慧,专为暮春谷雨肝郁脾湿、气血不畅的友友门设计!每天5分钟,肝气舒了、湿气散了、脾胃醒了。
一、谷雨练操,为何事半功倍?
1.疏肝健脾,双管齐下
肝喜条达,谷雨湿邪困脾,易郁阻肝气!此操以“疏肝气+健脾胃”为核心,化解春季最后一波湿滞,焕发生长动力,为入夏打好基础!先贤智慧告诉我们,谷雨导引术能同步调节肝脾功能,改善湿困症状!
2.动作如春雨,润身无声
五式联动如“给经络做SPA”,从刮腋排郁到揉穴化湿,专克春困、腹胀、情绪低迷!
3.患者康复冲刺期
谷雨新陈代谢达春季峰值,配合此操加速瘀湿排出,康复效率再提一档!
跟练指南:7步解锁“春日轻盈肝”动作口诀:一预备、二调焦、三刮腋、四揉肋、五开胸、六按包、七收功!
(预备式)双足平踏接地灵 凝神韵息聚元真:
晨起醒肝,激活“春日元气”
动作:双脚与肩同宽,双手高举深吸气,慢呼气时想象“春雨洗净全身”(重复3次)。
动作原理:唤醒肝经,驱散晨起昏沉,像给身体“按下刷新键”!
调理三焦畅气机 拥抱太阳纳真元:疏通“排湿通道”
动作:双手慢抬,在胸口处汇合交叉反转,想象把太阳抱在怀中,配合“呼——嘘——”吐气。
动作原理:《灵枢·营卫生会》强调“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三焦气机通畅是气血运行的基础。三焦通,水道畅,湿气化作春雨落!
腋下三线解肝郁 太冲一挤启玄机:刮腋下=刮走“春愁”
动作:用掌根沿腋前线、中线、后线自上而下轻柔刮拭(每侧7-21次),力度适中。
动作原理:将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三条线路整合刮拭,综合疏肝利胆,属现代经络理论的应用创新。
期门章门消瘀结 木疏土运复周流:打开肋下的“祛湿开关”
动作:用掌根按揉肋骨下缘的“期门穴”和侧腰的“章门穴”,自上而下揉搓(每侧7次),力度适宜。
动作原理:《难经·六十七难》指出“募在阴,俞在阳”,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之处。按揉肝募期门、脾募章门,直接调节肝脾功能,契合《内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治未病思想。
膻中神藏宽心胸 云开月朗沐春风:一拍解千愁
动作:双手交叠轻拍胸骨中央“膻中穴”与旁开的“神藏穴”,边拍边念:“郁!结!散!”。
动作原理:《灵枢·海论》称膻中为“气海”,主司气机升降;神藏穴属足少阴肾经,与心肺功能相关。轻拍膻中与神藏穴,促进宗气输布,符合《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的调气原则。
极泉大包再添功 心经脾经两相和:打开腋窝里的“祛湿泵”
动作要领:用手呈空掌状轻拍腋窝“极泉穴”和侧胸“大包穴”,每穴拍打7-21次,力度适宜。
中医原理:拍打极泉、大包穴,效仿五禽戏“猿戏”的肢体拍打导引法。穴位拍打等手法,源自《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所述“导引按跷”技术,通过物理刺激激发经气。经络一疏通,气血如春溪奔流,手脚沉重、头昏脑涨一键清零!
收势,引气归根入丹田,静守关元养浩然:气归丹田,静待夏长。动作要领:深呼吸,想象湿气随呼气化作青烟消散。气沉丹田,双手放松,闭眼默念“肝净脾强”1分钟。
中医原理:逆腹式呼吸贯穿始终“吸气采天气,呼气沉地气”强化了传统功法“以息导气”的核心原则。“身如新芽沐雨,心似闲云野鹤——今夜梦里有十里春风!”
划重点:谷雨必看!
安全第一:严重心脑疾病需医生点头再练!
防潮防寒:雨后湿气重,练操前后擦干汗,避开阴冷墙角。
饮食助攻:练前1小时喝杯陈皮薏米水,练后忌冷饮!
时间玄机:早晨练升阳气,睡前练助眠,但别吃饱了练——小心打嗝连环炮!
春季养肝彩蛋:针灸科私房秘籍
1.吃出肝净:荠菜猪肝粥+玫瑰茯苓茶,专清肝郁湿浊!
2.动出肝畅:每天散步赏花15分钟,“踏青是最好的疏肝药”!
3.睡出肝强:晚11点前入睡,趁肝经当令时“深度排毒”!
清明养肝,谷雨祛湿!这套针灸二病区“护肝神操”,专为春季收官养生打造,每天5分钟,肝气舒、湿气散、身心轻如燕!转发到家族群,和春天的“黏糊感”彻底分手!现在,来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吧!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毛景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