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不动、长期弯腰劳作等不良习惯日益普遍,腰间盘突出症仿佛一颗“定时炸弹”,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一旦发病,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便如影随形,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腰间盘突出的克星——针灸治疗法。
腰间盘突出,简单来说,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发病时,患者常常感到腰部持续性钝痛,疼痛还会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路“逃窜”,有时甚至会出现脚趾麻木、肌肉力量减弱,影响行走与站立。这就好比腰椎间盘这个“弹簧垫”出了故障,开始挤压周围的“神经邻居”,引发了一场身体内部的“邻里纠纷”。
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现代医学手段多样。轻度患者往往先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让劳累的腰部得到充分放松;药物治疗能消炎止痛,缓解急性期的痛苦;牵引治疗则如同给腰椎做个“拉伸操”,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力。而中医领域的针灸疗法,更是独具魅力,源远流长,为无数腰间盘突出患者点亮了康复之光。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根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就如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气血在其中周流不息,滋养周身脏腑组织。腰间盘突出导致的疼痛、麻木,多是因为气血不畅、经络痹阻。针灸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神奇功效,让身体这部“机器”重新恢复顺畅运转。
具体操作时,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精准辨证选穴。常见的穴位有腰部的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它们就像是守护腰部的“卫士”,针刺这些穴位,能够直接作用于腰部经络气血,起到温通肾阳、强腰壮脊之效。下肢的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位也不容忽视,它们分布在坐骨神经走行路线上,刺激这些穴位,如同给“受阻”的神经线路来一场“疏通大会”,能有效改善下肢麻木、疼痛症状。
针灸针纤细如发丝,在医生娴熟的手法下,快速、精准地刺入穴位。进针时,患者或许仅会感到轻微的酸胀感,仿若蚊虫叮咬,这是穴位得气的正常反应。得气,可是针灸起效的关键,它意味着针与人体的气血产生了微妙互动,是身体自我修复机制被唤醒的信号。
每个患者的病情轻重、身体反应各异,针灸疗程安排也会有所不同。病情较轻者,经过几个疗程的针灸,配合适当休息与康复锻炼,腰部疼痛、下肢不适症状便能明显减轻,活动自如如初;即便病情较重,针灸也能极大缓解急性期疼痛,为后续康复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协同其他治疗手段共同抗击病魔。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治疗期间,患者要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弯腰负重,降低腰部的负重和压力。
腰间盘突出虽恼人,但绝非不治之症!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积极应对,重新挺直腰杆、畅享生活的日子便指日可待。愿每位受腰间盘突出困扰的朋友,都能在针灸助力下告别疼痛,拥抱健康。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彭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