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体重的增加,更是身体健康发出的警报信号。它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健康隐患紧密相连。国家果断出手,推出“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本文将介绍肥胖的危害及帮助大家科学管理体重的方法,拥抱健康生活。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精准划分了“膏人”“脂人”“肉人”三种类型:
“脂人”:全身脂肪分布均匀,骨骼偏小,形体肥胖但腹部不大。
“膏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形成“游泳圈”,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的腹型肥胖。
“肉人”类似于“肌肉型肥胖”,体重可能超标,但体脂率正常,身体素质较好。
《黄帝内经》对肥胖多角度进行了探讨,肥胖的发生与“脾虚痰湿”“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饮食因素: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水湿内停,痰湿内生,化为膏脂而形成肥胖。痰湿的堆积会阻碍气血的流动,进而引发眩晕、心悸等症状。
脏腑功能失调:脾胃功能失调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湿痰浊积聚,形成肥胖。此外,肾阳衰微,寒水失于温化,也会导致水湿痰浊内生。
缺乏运动:久坐、久卧,缺乏运动,影响气血代谢循环,导致痰湿、瘀血等有形之邪积聚。
情志因素:七情太过,如肝郁犯脾或思虑过度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也可导致肥胖。
先天禀赋:部分人天生体质易胖,若再过食肥甘,则肥胖加重。
全民掀起的“减重热潮” 如火如荼,各类方法层出不穷。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减重行动浪潮中,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减重的独特智慧,将如何体现?
中医智慧——对于减肥,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式,这些方法不仅有效,还能够在不剧烈运动、不节食的情况下,帮助我们实现健康减重。
1. 穴位埋线:这是一种通过将可吸收的医用线体埋入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的疗法。该疗法能够激发穴位的效能,抑制食欲,优化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从源头减少热量摄取。通常每7至10天进行一次治疗,经过3至6个月的系统疗程,许多患者能够取得显著的减重效果。
2. 灸法:灸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热力刺激穴位,促进身体的代谢。够唤醒身体的深层代谢潜能,让脂肪逐步分解,帮助实现轻盈的身体状态。
雷火灸:热效应促进代谢,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脂肪分解,疏通经络。
3. 火龙灸:作用于督脉火龙灸的热力可以激发经气,使经络通畅,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循环。
4. 耳穴压豆:这种疗法通过在耳廓的特定穴位贴敷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持续刺激耳部的神经,使得内分泌系统和脏腑功能得到调节。特别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能够有效抑制食欲、促进新陈代谢。
5. 平衡火罐:基于传统拔罐疗法,利用负压效应进行调理,促进气血循环,提升脂肪的代谢效率。通过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恢复理想状态。
6. 中医食疗: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又能提供必要的营养,
来达到减重目的。本专科特色“轻身茶”,桑叶、荷叶等具有轻身减脂、健脾利水、化瘀降浊,促进新陈代谢功效。
7. 科学运动:科学运动是减重的重要组成部分。IEI运动处方师予专业的运动、养生功法指导,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减脂方案,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肌肉耐力,使瘦身过程更有效、安全。
减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中医智慧,能够在减重的路上走得更轻松、更健康。肥胖不仅是生活中的一个挑战,还是改善生活方式的契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健康,选择适合的减重方法,借助《黄帝内经》的智慧,重放生命活力之花,迎来一个更加自信、健康的自己!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病张琳琳、刘德亮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赵恒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