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沈阳一名60岁女性检查发现直径7cm肾结石(约拳头大小),原因竟然是长期吃钙片?于是乎“我拒绝吃钙片,怕结石!”这样的声音慢慢成为了许多老百姓口中的“佳话”。尤其在风湿科门诊,这样的骨关节病友聚集地经常出现。难道吃钙片真的有那么危险吗?
经调查发现该女性长期每日服用钙片>3000mg/日,手术取出后病理确诊为草酸钙结石。真相已然浮出水面。
真相一:药中“窦娥”钙片,身背黑锅多年,草酸才是真凶!
肾结石80%为草酸钙结石,但根源在于尿草酸过高,而非并钙本身。
来看看我们吃进去的钙片在体内的旅程吧:钙在肠道中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粪便排出,能够减少草酸吸收入血(尿草酸↓27%),降低肾结石风险。相反 ,若长期低钙饮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肠道游离草酸吸收增加,尿草酸浓度升高,结石风险不降反升!权威机构早已辟谣:哈佛研究证实,每日适量补钙者比低钙饮食者结石风险低34%。
这样看来,钙片非但不是“肇事者”,反而成了“扶起老奶奶的好心人”,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吃钙片了呢?
真相二:过量、错误补钙,结石上门要债
研究证明:
1. 每日钙摄入量>2000mg ,尿钙饱和度↑3.2倍,会导致结石风险剧增。
2. 空腹单独服钙片,钙就无法结合食物中的草酸(如菠菜、竹笋中的有害物质),游离钙进入肾后沉积,进而尿钙排泄猛增(↑18%),也会增加结石风险。
3. 维生素D过量(>4000 IU/日),促使血钙水平上升,增加肾钙化的风险,导致高钙血症。
吃也怕,不吃也怕,那么这补钙啊,到底要怎么补,才算是补啊?
其实方法已经很明确了,每日补钙800至1200mg/日(饮食+补充剂总量),平时把钙片放饭桌上,随餐服用,我们普通人只要做到这些,就在健康层面上又进了一步!而对于已经有结石的病友,就更应该科学地吃钙片了。
真相三:结石患者更应该科学补钙
中国指南(中华医学会2022)已明确指出:结石患者每日钙摄入量应为800至1000mg,拒绝补钙将致骨松风险增加3倍!(以下内容来自循证研究,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哦)
1. 首选“结石友好型”钙剂
• 枸橼酸钙:溶解度比碳酸钙高5倍,不易在尿中结晶。
• 适用人群:慢性胃炎患者、老年人、现有结石者。
2. 黄金服用法则
• 随餐+分次:每次≤200mg,每日总量≤600mg(结合膳食钙总量≤1000mg)。
• 搭配维生素K2:引导钙入骨(奶制品含天然K2),减少肾沉积。
至此,我们和钙片匆匆的那些年,终于在此刻冰释前嫌,现在让我们同仇敌忾,对抗结石,维护我们的健康安全。
防结石三大行动清单:
1. 喝够“黄金水”
每日饮水≥2500ml,当然是白开水,含糖饮料反而增加风险。
2. 吃对“钙搭档”
高枸橼酸食物:如柠檬汁、柑橘等。
低草酸烹饪:如菠菜、春笋焯水后烹饪,可显著降低草酸含量(↓50%)。
3. 严控“促石分子”
如钠盐需<5g/日(多1克盐,尿钙多排30mg!)、维生素C:<1000mg/日(过量则转化为草酸)。
拒绝吃钙片并不等于预防结石,钙片不是敌人,而是盟友——当你用对方法时,它既能筑起骨骼的长城,也能成为肾脏的卫士,关键在选对钙、随餐吃、控总量。
科学证据掷地有声,让我们用理性破除谣言,用行动守护健康。
参考文献及案例来源:
[1]巨型结石案例:辽沈晚报. (2013). 《老太天天吃钙片长出拳头大肾结石》
[2]中华医学会. (2022). 中国补钙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
[3]Zampini A, et al. (2024). 随餐服钙片降尿草酸. J Urol
[4]Bolland MJ, et al. (2024). 维生素D不增结石风险. Ann Intern Med
[5]WHO. (2022). 钙摄入安全指南(8002000mg/日)
[6]EAU指南. (2023). 反对低钙饮食防结石. Eur Urol
注:本文案例及结论均来自临床报道与循证研究,个体情况请遵医嘱调整。
供稿来源:邱再兴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谢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