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探案系列(五) 毒虫咬伤引发的“血案”,终结于一根“黄色”棉签

发布日期:2022-11-24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年龄:40余岁,于2022年6月28日入住深圳市中医院急诊蛇伤病区。

主诉:右前臂红肿10天。


现病史:

患者10天前被不明毒物(可疑毒蜂)蛰伤右前臂,蜇伤后局部皮肤红肿,无疼痛、瘙痒,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气促心慌,无吞咽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皮疹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及诊治。

3天后右前臂肿胀加重,于当地社康就诊,予口服“维生素C、扑尔敏、泼尼松”,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3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局部肿胀范围较前扩大,遂至当地门诊改肌肉注射药物3天(具体诊疗经过不详,未见病历)。患者右前臂肿胀范围较前再次扩大,局部皮肤发红,无瘙痒、麻木等症状,遂昨日来深圳市中医院急诊就诊,经静滴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外用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清热消肿膏)等治疗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仍未见明显缓解,排除新冠后收入院。


既往史:

2021年体检发现血脂、尿酸偏高,发现脂肪肝,未定期复查,现未诉特殊不适。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中毒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二、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2/74mmHg。

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2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右前臂见一蜇伤伤口,无渗血渗液,无发黑坏死,右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皮肤发红,肤温稍高,红肿范围蔓延至右上臂上3cm,下蔓延至右手背,无水泡,无皮疹,皮下无波动感,无瘀点瘀斑,右手活动稍受限。


【入院化验】:

急诊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静脉血):超敏CRP 51.62mg/L,白细胞 15.72*10^9/L,中性粒细胞 12.98*10^9/L,中性粒细胞 82.6%,血小板 367*10^9/L。降钙素原 0.262ng/ml。

急诊凝血4项:纤维蛋白原 6.64g/L。

急诊肝功5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13.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65.9U/L,γ谷氨酰转肽酶 428.0U/L,急诊肾功3项:肌酐 105umol/L,急诊电解质6项:钠 130.0mmol/L,氯 92.7mmol/L,碳酸氢盐 21.5mmol/L,急诊心肌酶3项:乳酸脱氢酶 300U/L,急诊随机血糖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体表包块彩超:右前壁皮下混合回声,考虑炎性包块伴液化。病灶边缘脂肪层的水肿。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10天前被不明毒物(可疑毒蜂)蛰伤右前臂,右前臂见一蜇伤伤口,无渗血渗液,无发黑坏死,右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皮肤发红,肤温稍高,红肿范围蔓延至右上臂上3cm,下蔓延至右手背,无水泡,无皮疹,皮下无波动感,无瘀点瘀斑,右手活动稍受限。结合病史特点考虑以下诊断:

1.感染性疾病

    链球菌感染:常见,主要为化脓链球菌,涂片见有大量阳性球菌,不排除。

    葡萄球菌感染:常见,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涂片见有大量阳性球菌,不排除。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较少见,培养未见典型肠杆菌科细菌生长,可能性不大。

    厌氧菌感染:咬伤,不排除。

    动物口腔定植菌感染:如艾肯菌、二氧化嗜纤维菌,动物咬伤,有可能。

    其他病原体感染:较少见,如创伤弧菌、肿胀分枝、诺卡菌等。肿胀分枝抗酸阳性,诺卡菌为阳性杆菌,原始标本涂片未发现,暂不考虑。

2.非感染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大疱和渗出,局限于接触部位。本病例有红肿,没大疱和渗出,彩超示:考虑炎性包块伴液化。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微生物室培养经过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1.毒虫咬伤

2.软组织脓肿(右前臂)

侵蚀艾肯菌感染


诊断依据:

1.病史:可疑毒虫咬伤

2.症状及体征:右前臂红肿热痛,局部肤温高,触之波动感

3.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升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超敏CRP升高、降钙素原升高。脓液培养:多次培养出侵蚀艾肯菌。


六、经验与体会

1.侵蚀艾肯菌引起的感染较少,该菌为人类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的常见定植菌,通常为条件致病菌。侵蚀艾肯菌生长需要氯化血红素、且生长缓慢是其最大特点,经24h培养后,可形成针尖大小的菌落,培养时间较长时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草绿色,用棉签抹取菌苔可见黄色。该患者为不明毒虫咬伤,咬伤可导致软组织损伤,动物口腔内细菌较多,咬伤后容易引起伤口的化脓性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且该患者彩超示脓肿区域较大、较深、感染指标高,四次培养阳性。可见该菌致病力强,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外科治疗。

 

侵蚀艾肯菌在血平板上的草绿色现象

侵蚀艾肯菌色素检查


2.治疗方面,侵蚀艾肯菌目前没有开展药敏试验,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对窄谱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甲硝唑耐药。所以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而选用克林霉素治疗对该菌是无效的。研究表明,广谱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被认为是一线药物[2],此菌感染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建议疗程为6周以上[3]。该患者伤口较深,还应考虑厌氧菌感染,有可能的话送一般细菌培养的同时加做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

3.微生物检验方面,侵蚀艾肯菌为苛养菌,生长缓慢,在微需氧或无氧条件下可生长,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有利于该菌生长,在有氧条件下可生长不良或不生长,且24h后平板上菌落呈针尖样,极易造成漏检。深圳市中医院每年有大量动物咬伤患者就诊,所以对于该类病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对于少见菌、苛养菌的感染,可延长培养时间,积极与临床沟通,提高高质量标本的送检率,以病原微生物诊断实验室的角度,为临床实现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专家组.动物致伤专家共识 [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11):1056-1061.

[2]Sharara SL, Tayyar R, Kanafani ZA, Kanj SS. HACEK endocarditis: a review.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6;14(6):539-545.

[3]王开金,刘碧翠,夏庆弟,李静.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1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10):1035-1040.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医学检验科  卫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