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的给药途径
如石膏的清热泻火,以内服为主;而收湿敛疮,必须是煅后外用。
2、正确的服药时间及方法
服用时间: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腑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则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等。
服药方法:一般宜温服。但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3、正确的服药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0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1/5,1~3岁用成人药量的1/4;4~7岁用成人药量的1/3;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4、中药的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如黄柏的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等。
肝毒性反应:如黄药子剂量15克,可致黄疸、肝细胞坏死。
肾毒性反应:如马兜铃可致肾小管坏死、肾毛细血管水肿、出血,造成急、慢性肾衰。
血液毒性反应:如雷公藤、青风藤可致血液白细胞下降。
5、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用药禁忌: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蟅虫
(3)禁用药:大多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4)慎用药: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6、服药期间饮食禁忌
(1)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一般而言,在病人服药期间,均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2)病证食忌: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水肿少食盐…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