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下午,由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深圳市中医推拿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的“关爱脊柱健康,了解盆底功能障碍的危害及中医整脊疗法”健康主题活动在深圳市中心书城北区台阶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韦以宗教授中医整脊团队”整脊学专家韦春德教授亲临现场讲解,为市民带来一场脊柱健康知识盛宴。
图1.韦春德教授在中心书城开展健康讲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也称为盆底结构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主要因妊娠和分娩诱发盆底组织器官功能和结构异常,导致以尿失禁、肛门失禁、盆底器官脱垂、夫妻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现的疾病。
韦春德教授指出:十月怀胎,逐日长大的胎儿除了直接对承托盆底脏器的盆底肌增加垂直压力,造成盆底肌松弛外,孕肚向前下的合力又会对腰椎及骨盆产生影响,导致腰椎曲度增大及骨盆倾斜(图2、图3),并进一步引起盆底肌的损伤而出现漏尿、尿频、尿不尽、便秘、腰臀痛、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图2随着胎儿的增大,腰曲增大、骨盆前倾
据调查,我国成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60%左右,在女性产后、围绝经期、老年期为高发阶段。而目前流行的盆底肌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由于只是针对盆底肌局部的治疗,忽略了对腰椎及骨盆结构的调整,这无异于形同对歪倒的晾衣架,仅处理其中间的绳子而不扶正两端的立杆结构那样,其疗效肯定是暂时的,不尽人意的。
中医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在公元3世纪的《针灸甲乙经》中就有记载。公元7世纪的《诸病源候论》载有:“产后阴下脱候,产后阴道开候,产后遗尿候和产后小便数候”等论述。中医整脊学主张从整体的、系统的、动态观点认识人体脊柱,强调盆底肌与骨盆及腰椎的关系,提出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通过筋、骨评估,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肌肉筋膜进行松解或强化,整复错位的骨关节,配合功能锻炼,最终达到骨正筋柔、筋柔骨正,恢复骨盆及脊柱的力学平衡。
图3.深圳市中医院林远方主任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
精彩的讲座博得现场市民的阵阵掌声,讲座环节结束后,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林远方主任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了“脊柱及盆底健康大型义诊活动”,应用中医整脊理论和技术为在场市民解决脊柱健康问题。
图4.义诊现场排队候诊的市民
图5.义诊专家为市民详细问诊及查体
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整脊科)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以中医整脊正骨调曲为核心技术(图6、图7),创立了正盆调曲整脊法联合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过调整骨盆及腰椎,配合以盆底肌筋膜手法,筋骨同治,并针对性指导脊柱核心肌群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最终达到骨正筋柔、标本兼治、效如桴鼓、不易复发的目的。(图8、图9)
图6正盆调曲
图7调曲牵引
图8治疗前:耻骨联合错缝 治疗后:耻骨联合复位良好
图9治疗前:骨盆错位出现长短腿 治疗后:长短腿纠正
2019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盆底整脊专业组正式成立(图8),我科三名工程专家韦春德教授为该专业组组长,科主任林远方教授为副组长,科室同时挂牌成为中医盆底整脊临床单位(图10),并组建了由科室现有整脊技术高手+专业盆底康复治疗师组成的超强盆底整脊团队,为众多漏尿、尿频、腰臀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带来了福音,免去了辗转求医的烦恼!
图10.世中联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盆底专业组成立,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成为“中医盆底整脊临床单位”。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深圳市中医推拿质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