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喝奶可以防醉酒?应酬不断的你,这些知识要记牢!

发布日期:2021-10-25

孙先生今年30 岁,在一家公司销售部任职,最近升为业务经理。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孙先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从事销售工作,应酬、饭局不断,孙先生体形日渐圆润,上周的体检提示糖耐量受损、高尿酸血症还有中度脂肪肝。据孙先生描述,就在不久前,他一个大学同学因为喝酒突发脑溢血,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让他很担心自己的身体。一边是健康,一边是事业,让孙先生不知如何是好,带着体检报告来到了营养科门诊。


孙先生见到曾主任调侃道:“人工智能如此发达的今天,怎么就没见到有代替人类应酬的机器人呢”?曾主任笑了:“我们代替机器人来给你支支招吧”。


酒是应酬的必备品,但饮酒多了会影响人的健康,怎么才能做到尽兴又不损伤身体呢?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应酬前——有备而去

选择酒前阻断剂:酒前阻断剂,主要成分是淀粉酶阻断剂-Phase2白芸豆粉、山茶花提取物及膳食纤维等,可以有效减少酒与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抑制脂肪吸收,一来可预防应酬带来体重上涨,二来可以减少酒精的吸收。用法:餐前15分钟温开水冲服,应酬时间超过一小时可以再追加一次。


提前吃些奶制品:千万别饥肠辘辘去应酬,可以提前喝200-300毫升酸奶、纯牛奶,各种奶都可以。乳制品与酒精混合后,促使蛋白质凝固沉积,在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酒精在胃内的进一步吸收,减轻醉酒程度。同时乳制品中钙含量丰富,可有效缓解酒后烦躁。


二、应酬中——胸有成竹

勿空腹喝酒:空腹喝酒会使胃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喝酒前先食用富含油质的动物性食物,脂肪不易排空的特性可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酒和饮料不宜同饮:饮料糖含量高,中医认为,糖味甘,而甘生酸,酸生火,和酒共食,身体容易生热动火。此外,酒精也能影响糖代谢,酒和饮料共同导致血糖上升,容易诱发糖尿病。喝酒时要多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不仅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还可以解酒。


多吃蔬菜豆制品:蔬菜含有大量维生素, 喝酒时候应尽量多吃。豆制品中含豆磷脂, 有护肝作用。


三、应酬后——亡羊补牢

忌辛辣食物:酒和辛辣食物都性热,刺激性很强,二者相加,无异于火上浇油,让体内产生虚火。如果是阴虚的人食用,害处更大。此外,辛辣食物刺激神经、扩张血管,更助长了酒精的麻醉作用。与此道理类似的是,吃牛、羊肉等热性食物时,最好也别喝酒。


忌浓茶和咖啡:茶与咖啡虽然有兴奋和醒脑作用,但其利尿作用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而且对肾脏有毒性。咖啡和茶碱的兴奋性可加重心脏负担及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用咖啡和茶解酒并不合适。


宜葛花茶: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具有解酒的作用。中医学里常用的解酒方叫做葛花解酲汤,所用的主要药物就是葛花。


酌情饮用蜂蜜:蜂蜜中的特殊果糖可有效分解和吸收酒精,从而起到快速醒酒的作用,消除酒后头痛、头晕现象。但是,对于血糖和尿酸高的人群不适合。


上述介绍的是如何减少短期饮酒的危害,对于经常应酬的人,还需密切观察营养素的缺乏与肝脏健康。


定期检查肝功能:每天喝50度白酒超过3两的人5年后有60%发生脂肪肝,超过6两就有发生肝硬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由于分解酒精的酶缺陷,即使小剂量饮酒也会导致明显的肝损伤。因此,长期饮酒的人要注意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


定期检查营养素缺乏:长期酗酒还会造成身体营养失调,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因为酒精中几乎不含营养素,加上经常饮酒者会食欲下降,进食减少,势必造成多种营养素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的缺乏,还影响叶酸、锌的吸收。长期摄入酒精且营养素不足的人极易发生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韦尼克脑病和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征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都会遇到应酬的问题,只要我们了解以上需要注意的事项,谨慎应对,也能在应酬中保持健康。对于饮酒频率高的人要密切关注其营养状况,积极针对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进行营养干预。


开篇故事中的孙先生经过营养科曾主任两个月的干预后,脂肪肝和糖耐量受逆转,尿酸降到正常水平,关键是还掌握了一辈子受用的合理饮食技巧。饮酒除了与慢性疾病相关还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若饮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


参考文献

1.Effect of Folic Acid, Betaine, Vitamin B6, andVitaminB12 on Homocysteine and Dimethylglycine Levels in Middle-Aged MenDrinking WhiteWine[J].Nutrients,2016, 8(34):1-16.

2. Risk Factors for Sudden CardiacDeath Among Patient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Alcohol Clin Exp Res,2015,39(9):1797-180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