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中医特色优势!106岁老人针刺麻醉下安全舒适度过三次手术!

发布日期:2022-03-14

奶奶已经106岁了,7月前,她的左足背开始溃烂,局部皮肤发黑,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无奈久治不愈。曾有医生建议高位截肢,但这对奶奶与家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近10天来,奶奶溃烂的脚背开始出现蛆虫,痛苦不堪下,奶奶与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深圳市中医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诊察后判断,奶奶的足部溃烂,实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所致的下肢缺血坏死(干性坏疽)。市中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为奶奶的病情进行会诊讨论,最终决定分三步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复通下肢闭塞血管,接着进行下肢清创,最后进行创面皮肤移植。


老人充满信任和期望紧握麻醉科黄增平主任手


然而,如何进行麻醉却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所有麻醉药都有副作用,对心血管都有抑制作用,奶奶的年纪这么大,又有重度营养不良、贫血及慢性支气管炎,各个脏器均严重退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选择麻醉,保障奶奶术中生命安全,实在容不得一丝差错。麻醉科黄增平主任带领科室反复考虑,最后决定,为奶奶进行针刺复合麻醉!利用针刺产生的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使用量,从而降低麻药的副作用,并通过针刺所具有的重要脏器功能保护,特别是心肺功能维持与保护,进一步保护奶奶的安全。


第一次手术,麻醉选择针刺合谷、内关穴,辅助小量镇静药物。术中,奶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平稳正常,安静合作处于睡眠状态。市中医院介入科谢宗贵主任带领团队为奶奶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下肢闭塞血管扩张复通术,逐段扩张狭窄闭塞下肢动脉,异常艰难,但最终成功复通了奶奶的下肢血管血供。


第二次手术,由市中医院外科陈洁生主任带领团队,清除下肢足部坏死组织。本次手术刺激很大,而奶奶不能耐受一点疼痛,必须给予完善麻醉。在评估术前状况后,麻醉团队选择了针刺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同时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手术经历2小时,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稳定。陈洁生主任又为奶奶进行了中药外敷活血化瘀治疗,奶奶的下肢出现令人欣喜的血供,开始长出鲜红的肉芽组织,这为保住下肢带来了希望,医生们也明白,终于可以最后的植皮。


第三次手术,麻醉依然以针刺麻醉为主,奶奶血压、心率、呼吸依然非常平稳,医生与家属忐忑的心终于平静,如释重负。在多科室努力下,老人的下肢保住了,出院时,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给奶奶送上了祝寿蛋糕,奶奶也热泪盈眶竖起来大拇哥。


经过多学科尽心治疗老人可以出院了为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哥


在三次手术过程中,针刺麻醉起到了麻醉、循环稳定,等重要作用。科学应用针刺麻醉,这简、便、验、廉的技术,这祖国医学瑰宝,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麻醉的无限可能。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麻醉科 黄增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