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肠道健康日】好肠道是怎么养成的?了解这些“肠”识,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发布日期:2022-05-31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肠道发出的警示,注意肠道健康。


肠道健康到底有多重要,看完下面这组数据便清楚了。

1.人体100%的营养靠肠道吸收——肠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

2.人体99%的毒素是从肠道进入体内的;

3.人体84%的病毒是由肠道进入人体的;

4.一生中要排出约4000公斤大便,1/3是肠道细菌。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肠道是最大的排污厂;

5.有130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食物中并不存在,必须依靠肠道中的有益菌合成;

6.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共有400多种菌群,细菌数量达到1014,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7.人脑的神经细胞最丰富,肠道第二。人类的焦虑、压抑、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也与肠道相关——肠道是第二大脑;

8.人体的衰老一半归因于大脑,一半归因于肠道;


一、这些习惯危害肠道

肠道执行的是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天工作制。我们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给肠道带来各种伤害。


首先,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暴饮暴食,进食大量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给肠道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

其次,不规律的排便习惯,如厕时看书、看手机,从而导致如厕时间过长等做法,会极大地增加肠道内废物毒素的蓄积时间,打乱肠道自身的节律。

再次,运动少、久坐久站等慵懒习惯,则会进一步减少肠道应有的蠕动机会。

最后,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泻药、服用各类不利于肠道健康的药物也会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


二、肠道受损这样报警

肠道由于长度很长即便部分肠段功能受损,也能暂时由其他部分代替,所以轻度的损害往往不会产生明显不适,只是偶尔的疼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佳、“吃啥拉啥”等。这些表现如果持续加重或者变化,则说明肠道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马上干预。


观察粪便状态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判断方法。如果反复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立即就诊了:排便习惯明显改变,出现长期腹泻、便秘或者两者交替;粪便的颜色改变,如明显发黑、发白、发红;粪便的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或者粪便中见到黄白脓、黏液甚至寄生虫等明显异常物质。


同时,除了粪便的表现外,还有一些非特异症状但是需要重视的情况,如突发或者长期的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等情况。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肠道受损的警示信号。


三、肠道年检,人人需要

粪便、血液的检测,还是肠镜或者CT检查,现在已极为成熟,可以将肠道问题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息肉及肠癌的必要手段。凡是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腺瘤均应摘除,并送病理明确诊断。不过,在切除腺瘤后,肠道也可能再次长出新的腺瘤,所以这些人仍为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复查结肠镜。

1.建议普通人群,可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如果呈阳性,就要行结肠镜检查。

2.50 岁以上的人群应行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在息肉摘除后,每3年复查一次;如果没有息肉,可以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者、大于1 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者、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下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加大复查频率。

4.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度。

5.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从40岁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四、维护肠道健康的营养建议

1.增加蔬菜、水果、瘦肉等天然食物的消费,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加工食品所含添加剂可能诱发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炎症性肠病。

2.少用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因其无热量或低热量的特点,常被认为是安全健康的食品原料用作食品添加剂,且受到糖尿病人和减肥人群的欢迎。但人工甜味剂由于不参与宿主代谢直接进入肠道,可造成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改变,引起糖耐量受损。

3.控制饱和脂肪摄入高饱和脂饮食能够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增加多种潜在性致病菌丰度,特别是梭状杆菌属,该菌属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杜绝高盐饮食高盐饮食通过增强促炎基因,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影响结肠和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底物,在肠道微生物代谢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人们对口感的追求,主食被加工得越来越精细,但被抛弃的麸皮、稻糠却含有粮食中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注:麸质不耐受者除外)。

6.适当摄入发酵食品与益生菌摄入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物,尤其是富含活益生菌的发酵食物(如活性益生菌酸奶和多种活性有益菌的肠道微生态营养制剂)是补充益生菌和益生菌的代谢产物的最安全的方法。在补充益生菌的同时应注意补充膳食纤维,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


参考文献

1.     董丽娟,韩英.结直肠肿瘤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检查的新指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 12.

2.     Zmora N, Suez J, Elinav E. You are what you eat: diet, health and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8: 1.

3.     Yang H, Wang W, Romano KA,et al. A common antimicrobial additive increases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colitis-associated colon tumorigenesis in mice.  Sci Transl Med. 2018,10.

4.     Miranda PM,Palma GD,Serkis V,et al.High salt diet exacerbates colitis in mice by decreasing Lactobacillus levels and butyrate production. Microbiome,2018,6:1.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