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爷,今年68岁了,有着近20年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回忆起1个多月前的一次就诊经历,钟大爷说要为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医生“点赞”。
1个月前的一个早上,钟大爷突然出现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症状,他立刻前往家旁边的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查颅脑CT、MR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吃了药后头晕也没有好转。直到钟大爷被眩晕呕吐反复折磨了1周后,才渐渐注意到右耳“嗡嗡”响,听声音也不像以前那么清晰。
钟大爷以为是最近被头晕折腾导致睡眠不好引起,没有在意。又过了1周,他发现头不晕了,但右边耳朵听不清声音,“嗡嗡”响也一直没有缓解,越来越影响和家人的交流。他赶紧到耳鼻咽喉科就诊,一查听力发现右耳全聋,左耳也出现中度的听力下降。其实钟大爷之前出现的眩晕、呕吐可能都是因为这个叫“突发性耳聋”的疾病引起的!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突发性耳聋都属于疑难杂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个耳朵听力下降,有的会两个耳朵都有听力下降,同时可能会伴随有耳鸣、耳堵塞感或麻木感,眩晕、恶心、呕吐等。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往往是突然发生,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甚至于全聋。钟大爷就是典型的重度突聋表现。
如何治疗突聋?
突发性耳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而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早晚与听力的恢复有密切关系,越往后拖,愈后会越差。如果在发病后7~10天内进行治疗的疗效往往较好,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治疗黄金期。目前突发性聋的药物治疗,最常用就是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
本期案例中的钟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且平时控制得不好。在其他医院就诊时,医生仅让他继续口服药物缓解症状,并惋惜地对他说:“大爷,您这个拖得时间有点久长,可能没什么希望治好了,先回家慢慢调养看看吧。”
平日乐观开朗的钟大爷回到家静养,但因为听不清家人和朋友说话,他开始闷闷不乐。家人也带他到其他医院口服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对于耳朵听力的恢复,钟大爷慢慢失去了信心。老友们劝说钟大爷可以试试中医的方法,钟大爷怀揣着一丝希望,来到了深圳市中医院寻求治疗。
钟大爷对耳朵的治疗已经不抱太大希望,和医生打趣说就“死马当着活马医”吧。虽然钟大爷错过了突发性耳聋最佳的治疗时间,但经过中西医综合治疗,钟大爷的精气神越来越足,耳朵“嗡嗡”声减轻了,听声音也没那么费劲了。
出院的时候,钟大爷表示:“我的耳鸣变小声了,听声音也清楚多了。现在至少可以和家人、朋友交流了,我已经非常开心了!”出院后,医生建议钟大爷定期在门诊中药进行健康调理。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在刘元献主任“中西融合,守正创新”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承中医经典之论,纳现代医药之法,走中西融合之路。重视整体观念,对专科病应用 “三部一教一术”中西融合治疗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治疗,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取得比传统治疗更好的疗效。
钟大爷罹患的“突发性耳聋”,中医称“暴聋病”,是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优势病种。“三部一教一术”的治疗方案中,“三部”分别是局部(耳浴、鼓室内注射、鸣天鼓等)、内部(按国际国内指南规范运用西药,结合口服中药及膏方),外部结合中医特色治疗(头皮针、砭石灸、耳穴压豆、穴位埋针、按摩、热疗、自血疗法、中药薰洗等),配合对患者的一“教”即健康宣教:包括调整饮食及作息,以及教导患者一种中医养生操“技术”,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拍打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耳鸣耳聋这些以往被认为常见于老年人的病,已经越来越多发于年轻一辈身上,甚至有初中、高中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熬夜、导致突聋,又因学业繁忙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年纪轻轻已佩戴上助听器,给往后生活、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耳科疾病防治提倡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一旦耳朵出现不舒服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叶美婷、禤达科、刘元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