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竟与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发布日期:2022-08-14

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4.98%,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接近7%。相关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抑郁症的患病率增加了约0.53亿,增加幅度约27.6%;焦虑症的患病率增加了约0.76亿,增加幅度约25.6%。


一、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简称血同,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蓄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简称高血同。高血同可损伤细胞、组织、器官,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一样,是判定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目前也被认为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血同除了是无形的血管“杀手”外,还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有关。


二、同型半胱氨酸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一项针对台湾台北市6-13岁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抑郁和焦虑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独立相关,且与低焦虑水平的学生相比,中度至高焦虑水平的学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显著呈正相关。来自西方国家的几项研究也表明,成人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所增加。


简单概况,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胆碱以及甜菜碱等营养素有关。倘若体内缺乏上述营养素或存在代谢障碍,就会导致高血同。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图


尽管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直接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但适当摄入适度摄入叶酸、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与较低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发生率相关。


三、怎样才算高血同呢?

根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成人血清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血同症。10-15μmol/L为轻度高血同,15-30μmol/L为中度,>30μmol/L为重度。孕妇和儿童属于特殊人群,宜低于成人参考值。对于疑似高血同的婴幼儿,可根据《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版)》进行其他相关检测。


四、如何纠正高血同?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 限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量,均有助于降低血同水平。


其次,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胆碱以及甜菜碱等营养素。与单独补充叶酸相比,复合营养补充剂可以多降低20%- 30%的血同水平。《高血压学》推荐每天1000mg天然甜菜碱、0.8mg叶酸、2.8mg维生素B2、2.8mg维生素B6以及4.8μg维生素B12的降血同方案。


另外,可以通过检测根据基因的多态性,结合相关营养素水平制订个性化的精准补充方案。


鉴于同型半胱氨酸与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关系,如果你处于情绪低落、感觉不好、对工作或学习失去兴趣、睡眠障碍、焦躁不安等焦虑抑郁状态,非常有必要关注一下自身的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B12等营养素的水平。


深圳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开设高血同精准营养门诊,通过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水平,对患者进行叶酸代谢基因检测,以精准的营养干预手段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进行降同疗,效果显著。欢迎前来了解咨询。


参考文献:

1、Chung KH, Chiou HY, Chen YH. 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aiwan. Sci Rep. 2017 Aug 21;7(1):8330. doi: 10.1038/s41598-017-08568-9. PMID: 28827592; PMCID: PMC5566365.

2、Nabi H, Bochud M, Glaus J, Lasserre AM, Waeber G, Vollenweider P, Preisig M. Associa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3 Oct;38(10):2309-18. doi: 10.1016/j.psyneuen.2013.04.018. Epub 2013 May 23. PMID: 23707477.

3、Coppen A, Bolander-Gouaille C.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time to consider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J Psychopharmacol. 2005 Jan;19(1):59-65. doi: 10.1177/0269881105048899. PMID: 15671130.

4、Mahdavifar B, Hosseinzadeh M, Salehi-Abargouei A, Mirzaei M, Vafa M. Dietary intake of B vitami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ymptoms: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urvey. J Affect Disord. 2021 Jun 1;288:92-98. doi: 10.1016/j.jad.2021.03.055. Epub 2021 Mar 26. PMID: 33848753.

5、孔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7(03):283-288.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0.03.007.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魏文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