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是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所致。因为给药方便,相对经济等优点,常首选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你知道常用于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口服制剂有哪些吗?其又有哪些服用注意事项呢?
口服补铁可通过口服西药、中成药或营养补充剂等,以下是常见补铁制剂及其服用注意事项:
一、西药
(一)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铁摄入量不足或吸收障碍、急性或慢性失血、感染引起的隐性或显性缺铁性贫血,可用于治疗妊娠期与哺乳期贫血。
1. 注意事项
1) 对乳蛋白过敏者忌用。
2) 本药应于餐前服用(药物不被胃蛋白酶消化,但在中性pH值时可被胰蛋白酶水解,在十二指肠内开始释放,饭前服用药物不会引起胃肠道刺激,而且食物不会对药物吸收造成影响)。
2.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 与抗酸药、氯霉素、治疗胃溃疡和食管反流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合用可减弱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的疗效,建议两者的给药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
2)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可减弱喹诺酮类药、四环素类药、双膦酸盐、青霉胺、甲基多巴、甲状腺素、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吗替麦考酚酯等药物的疗效。
(二)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可使用。
药品中含硫酸亚铁50mg、叶酸1mg、干酵母、当归、黄芪、白术,其中干酵母、当归、黄芪、白术可减轻铁剂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1.注意事项:
本药应餐后服用,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2.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四环素类药、磷酸盐类药、含鞣酸的药物合用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吸收,应禁止合用。
(三)琥珀酸亚铁
用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1.注意事项:
1) 宜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胃部刺激
2) 缓释片应整片吞服 ;颗粒应以温水冲服,不可使用热开水,以免影响吸收,服用时用吸管,服后漱口,以防牙齿染色。
3) 可使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从而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2.药物相互作用
1) 与维生素C:合用有利于本药的吸收,但易导致胃肠道反应
2) 与西咪替丁、去铁胺、二巯丙醇、胰酶、胰脂酶合用可影响铁的吸收
3) 与磷酸盐类药、四环素类药、含鞣酸的药物、抗酸药(如碳酸氢盐)合用可妨碍铁的吸收。同时,亦可影响四环素类药的吸收。
4) 琥珀酸亚铁可使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喹诺酮类药、青霉胺、锌制剂药物的吸收减少
(四)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
本药口服制剂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1.注意事项:
1) 宜餐后或进餐时服用
2) 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未经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慢性感染患者。
3)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可使血清胆红素假性升高、血清钙假性降低
2.药物相互作用
1) 与维生素C合用可增加吸收
2) 与含钙药物、磷酸盐类药、四环素类药、抗酸药、鞣酸用可妨碍铁的吸收
3)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可减少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喹诺酮类药的吸收
二、中成药
1.生血宝合剂
成分:制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
主治: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2.健脾生血片
成分: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黄芪、山药、炒鸡内金、醋龟甲、山麦冬、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大枣、硫酸亚铁(FeSO4·7H2O)
主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
三、含铁的营养补充剂
1.多维元素(29)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致的多种疾病,每片含铁18mg。
2.铁补充剂(食字号)
(1)铁元素组件(含: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柠檬酸),属于螯合铁,不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根据说明添加要求使用,常用于院内肠内营养液配制。
(2)微量元素组件(含:葡萄糖酸锌、焦磷酸铁),根据说明添加要求使用,常用于院内肠内营养液配制。
不同的制剂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选择?
西药:铁含量高、费用较低,容易获取,是最常用的口服补铁制剂。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因此大部分补铁药物宜在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胃部刺激。
中成药:由于药物组成中配合添加了中药组分,除了具有抗贫血的作用,还可具有其他有益作用。如:健脾生血片,具有抗缺铁性贫血、抗氧化等作用,可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生血宝合剂具有减轻化疗毒性、升高白细胞等作用,可气血双补,滋补肝肾,益气生血,尤其适合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的患者。此外,中药成分也使其比西药胃肠道不良反应更低。
含铁的营养补充剂:多维元素片所含营养素种类较多,不局限于铁的补充,但通常铁含量较低,一般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在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人群中使用。铁补充剂(食字号)为粉末制剂,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口感好,无铁腥味,生物利用率高,无肠胃刺激,不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