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所有人的心都被新冠肺炎这个词给揪住了,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全国高校、中小学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开启了“云课堂”在线授课模式。上网课、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然而,关于网课的“吐槽”也随之而来。不少学生抱怨上网课 “眼睛痛”、“时间长”、“效率低”,今天我们简单的来聊聊如何用中医的方法来保护视力。
中医认为,眼睛与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黄帝内经》 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睛不仅是看事物辨颜色的人体器官,还反映着人体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旺盛,眼睛也就视物清晰、神光充沛;精气不足,则脏腑失调、气虚肾亏,无法贯气至眼睛,最终形成近视等眼部疾病。而人体能否保持充沛的精气,则与肝脏有着密切的联系。
肝与目的关系,首先肝在窍为目,又称“精明”,为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说的就是目的视物辨色功能,需要肝调和。而泪从目出,由肝精、肝血经肝气疏泄于目而化生,并且具有濡润眼球、保护眼睛的功能。
那长时间对着电脑的同学们
该如何做到养眼、护眼呢?
1. 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针对造成近视眼的原理,运用中医学中的推拿、穴位按摩等方法,综合而成的预防近视眼的措施。眼保健操的穴位按摩刺激,能使经络疏通,同时可以通过神经的反射,加强整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消除和调节眼部紧张,恢复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眼的作用。
相信我们每个家长或是学生们都做过眼保健操,但是做的穴位对不对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首先,洗净双手,指甲短而清洁,穴位找准,手法正确,力度适中。
第一节:按揉攒竹穴
双手大拇指按于眉头的穴位处,其余指尖轻触前额,拇指按节拍按揉圈,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功效:头痛、流泪、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青光眼、眼睑痉挛、面神经炎等病症。
第二节:按压睛明穴
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在两侧眼窝穴位处,按节奏上下按压,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功效: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在两侧穴位处。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它手指握紧。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上,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效:眼病、眼睑痉挛、口眼㖞斜、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第四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大拇指按于两侧太阳穴上,其它手指自然弯曲,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拍一圈,揉四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从眉头刮到眉梢。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功效:头痛、眩晕、眼病、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病症。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
双手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在两侧颈后的穴位上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头痛、眩晕、感冒、鼻炎、鼻窦炎、结膜炎、屈光不正、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项强、癫痫、神经衰弱等病症。
第六节:揉捏耳垂 脚趾抓地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揉捏穴位。同时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动作。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定位:在耳垂正面的中央部。
功效:假性近视眼、急慢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睑腺炎、视网膜炎等病症。
2、保证充足的睡眠
肝主疏泄、藏血,就是说肝脏是人体疏泄和储血的重要器官。而丑时,即为凌晨 1点- 凌晨3 点,是肝经“值班”时间,也是养肝的最佳时间,周身血液回到肝脏,发挥藏血和排毒的功能。这一时段是睡眠的黄金时间。建议大家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1点入睡。
3、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因而,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
4、良好的生活习惯
久视伤血,指人长时间用眼,不仅会双眼疲劳,视力下降,而且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因此,眼睛过度疲劳会伤肝,进而影响血的调节,比如说天天上网,盯着电脑看,就会造成肝和心的损伤。因此,要避免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手机、iPad等,并且眼睛与荧光屏保持距离。
5、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偏食
从中医五脏五色的角度来说,青色能够入肝经,能多吃绿色食物可养肝、护肝。同时,绿色的食物能够帮助肝脏的代谢,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同时能解除疲劳。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芹菜、莴笋、猕猴桃等。另外,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的东西,清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高蛋白的食物。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开展了针对养眼、护眼的多种中医特色疗法。
一.针刺疗法:在眼周局部、四肢等部位取穴,通过针刺手法刺激穴位,起到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针刺治疗对近视、视疲劳、斜视等眼部疾病,能起到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的作用。
二.耳穴压豆疗法:是针灸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刺激这些反应点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运行气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耳穴压豆法运用广泛,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近视、视疲劳、各种慢性疾病以及美容养眼等的保健效果不错。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空闲的时候随时按压,从而对耳穴起到持续刺激作用。
三、核桃灸:核桃壳眼镜灸是在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用核桃皮灸的基础上发展的,可用本疗法治疗多种眼疾。核桃灸为隔物灸之一。指以补益肝肾的核桃壳为隔垫物,上置艾柱施灸的方法。核桃壳用枸杞、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补益肝肾的中药材煮水浸泡,起到补肾养肝、清头明目的效果。对眼部进行施灸,可疏通眼部经脉气血,保护眼睛,恢复视力,养血明目,亦能防治眼部多种疾病。在临床的适应症很广泛,如干眼症、近视、弱视、白内障、麦粒肿、角膜炎、急慢性结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褐斑变性、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等病症。
详情请咨询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是传递信息的门户
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让我们爱惜它、保护它!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