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恢复期健康指导】胸闷心悸、自汗盗汗、失眠?“阳康”之后有这些症状,中医有办法!

发布日期:2023-01-20

【茶饮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生地10克、桂枝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开水泡饮。

功效:补益心气,养血安神。

【药膳方】

组成:莲子60克、赤小豆30克、猪心300克、猪脊骨300克、蜜枣3粒,陈皮、姜适量。

用法:将猪心切开,切掉白色部分,洗净后一开四,与猪脊骨一同置沸水中稍滚沸,焯水去血水;其他材料洗净。汤煲内加入6~8海碗水,水开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大火煲开后转文火煲2.5小时,再转大火煲15~30分钟即可。

功效:补心养血。

【穴位按摩-鼻塞】

穴位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对于心慌心悸、胸闷等胸部不适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定位方法:内关在手臂内侧的中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双手交叉交替按摩,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按压15分钟,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3~5次。



【茶饮方】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

用法:中药洗净,沸水煎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配分次饮用。

功效:益气复脉,敛汗生津。

【药膳方】

组成:浮小麦适量。

用法:将浮小麦用慢火炒焦黄,粉碎为末,每次服用75克,米汤送下,每日3次,也可将炒过的浮小麦煎汤代茶饮用。

功效:固表敛汗。

【穴位按摩】

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对于自汗、盗汗症具有治疗作用,可调节汗液代谢。

定位方法:在人体手掌虎口处,处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按摩方法:双手交替按摩,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按压1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3~5次。


【茶饮方】

组成:酸枣仁30克(打碎)、龙眼肉10克、合欢花10克。

用法:开水泡饮。

功效:除虚热,养心安神。

【药膳方】

组成:桂圆30克、莲子30克、百合60克、冰糖少许。

用法:上述食材共同蒸煮,20分钟后食用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

【穴位按摩】

三阴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作用,能疏肝助眠安神,改善失眠症状。

定位方法: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汪栋材、吴海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