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爱肤日】战“痘”神器,火针疗法+中药汤剂,让你与“青春痘”轻松说拜拜

发布日期:2020-06-15

病案一:文哥是一位“宅男”,平时睡到中午12点起床,随便吃点饼干零食方便面,接着上网刷剧、手机不离手,接着晚餐来个“自嗨锅”,继续刷剧、手游,凌晨三四点才睡觉,久而久之,体重渐长的同时脸上和后背的“痘痘”也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病案二:这段时间长时间戴口罩,加上经常熬夜,莉莉脸上许久未现身的“痘痘”们开始在莉莉的口周和下颌部“耀武扬威”,这对于爱美的莉莉来说绝对不可忍受,于是在使用各种“消痘”护肤品后,“痘痘”的气焰稍稍得到抑制,但是此消彼长,脸蛋上的“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文哥和莉莉在朋友推荐下来到了针灸科门诊,尝试针灸治疗。医生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后,开出的第一个处方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接着根据各自的临床表现,予辨证选穴常规针刺,予针刺曲池、阴陵泉、三阴交、中脘、天枢、丰隆等穴位,予背俞穴刺络拔罐,面部的“痘痘”予火针轻轻点刺,整个治疗过程稍稍有点刺痛感,一闪即过,治疗完毕医生嘱咐相关注意事项(局部保持),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一周治疗1-2次,治疗三周后“痘痘”未有复发,原本的“痘痘”逐渐消退,这场关于“痘痘”的战斗宣告胜利,文哥和莉莉也开始注意到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了。


痤疮,也称为粉刺、闭口、脓包、青春痘,是一种颜面、胸背等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古代文献又称之为“痤”、“面疱”、“肺风粉刺”、“酒刺”、“皶”等。痤疮发病多为青春期男女,中医学认为,由于肺胃郁热,上蒸颜面,或因风热外侵,或因饮食偏嗜,过食辛辣肥甘,脾胃湿热,蕴久成毒,热毒上攻于肌表而发病。正如《肘后备急方》所说:“年少气充,面生胞疮”。火针疗法借“火”之力强开外门,“开门祛邪”,“以热引热”,选用火针点刺局部皮损,火针借火之力取效,经过加热的针体,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引阳达络,直接激发阳气,鼓舞气血运行,针孔引邪外出。从而直接快速的驱除滞于肌肤经络之风热火毒,使热散而疹退。火针直接作用于毛囊,使毛囊口张开,皮脂炎性物排出,促进炎症的消退,对痤疮杆菌等微生物有直接杀灭作用。结合辨证选穴、刺络拔罐,共奏清热泻火、祛湿散结、健脾和胃之效。



平时患者可自行揉按足三里、曲池、丰隆等穴位,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适量运动,节制饮食,忌食生冷煎炸肥甘厚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勿挤压皮疹,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杨志波,李玲娥,刘巧,等.皮肤病火针疗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附图:

毫火针图片1.jpg毫火针烧针 

足三里定位

足三里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丰隆穴定位:小腿外侧,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旁开一横指。



曲池穴定位:在肘区,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简易取穴法:曲肘90度,当肘横纹末端凹陷处。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饶晓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