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发病率排第三!头痛伴恶心,当心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发布日期:2023-10-10

一、案例分享

近日,一位35岁的年轻女性因头晕到深圳市中医院外四科检查,不查不知道,医生竟在她的脑内发现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幸运的是,这位因头晕而发现动脉瘤的年轻女性,深圳市中医院外四科及时为其进行了微创介入血管内治疗,通过在颅内动脉的颈动脉段(动脉瘤所在位置)内放置Lattice新型血流导向装置,顺利覆盖动脉瘤颈。

(患者脑血管三维造影显示颈内脉段囊状瘤)


二、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为常见脑血管病,我国人群发病率达7%,瘤体一旦破裂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病率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占脑血管意外的第三位,大约10%至15%的病人来不及送达医院即死亡!且其好发于40至60岁的人群,病死率、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

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有20%会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发生再出血,一年内的残死率高达60至80%。[1]除此之外,颅内的未破裂动脉瘤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无法预测破裂时间,因此我们形容动脉瘤是脑内的“不定时炸弹”,尽快清除这枚不定时炸弹可以有效防止它的“再爆炸”。


三、颅内动脉瘤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病时表现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自我感觉为“撕裂样”或“电击样”头痛,常伴恶心、呕吐,严重时抽搐、意识不清,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四、为什么会得颅内动脉瘤呢?

我们的大脑里面有很多供血动脉,这些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发出的各级分支,就像大树的根系在土壤里蜿蜒分布。

树根会出现瘤样突起,脑动脉血管壁薄弱处同样也会出现鼓包,也可以想象成一条轮胎用了很多年后鼓包了,随时可能爆胎,这就是颅内动脉瘤。

1. 先天形成

有的动脉瘤是脑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天形成的,或者脑动脉壁(特别是在脑动脉分叉的地方)存在先天性发育缺陷,加上成年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后天因素的参与,局部形成动脉瘤。

2. 后天形成

有的动脉瘤则纯粹是后天发生的,如动脉炎、动脉硬化、外伤等造成动脉内膜损伤,再加上血流的不断冲击,血管壁异常膨出甚至破裂形成动脉瘤,在病理上往往属于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动脉内的血液冲溢到蛛网膜下腔,就是非常严重的脑出血了。


五、该如何治疗

简单说就是通过手术把这个动脉壁上的鼓包给封闭,不再让血流进入鼓包,从而防止动脉瘤的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有以下两种:

1.开颅夹闭术

根据颅内动脉瘤的部位,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动脉瘤,用特制的钛合金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

优点:复发率低,对于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可以同时进行血肿清除。

不足: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年老、体质差的患者来说风险更大。

2. 介入栓塞术

通过股动脉穿刺将一根特制微导管头端经过患者的血管腔导入动脉瘤后,再输送金属弹簧圈将动脉瘤瘤腔闭塞。

优点:不需要开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缺点:花费较高,大动脉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

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通过这两种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选择要综合参考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和解剖特点,患者的年龄和体质情况,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院的设备条件等。


六、偶然发现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如何处理?

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是在发生破裂出血或压迫症状后才被发现的。但也有的人会由于头痛、头晕前来就诊,做了各种检查后意外发现颅内动脉瘤。还有的人平时没啥症状,健康体检发现长了颅内动脉瘤。

关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目前虽有一些争议,但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笼统地讲就是:

1.对于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一旦确诊就应急诊处理。

2.对于非破裂性动脉瘤,如有颅神经麻痹等压迫症状则应限期手术。

3.无症状则可择期手术或保守观察。
一般来说直径<5mm、形态规则的无症状动脉瘤可以动态观察,随访手段包括MRA和CTA这些无创性检查。


七、以下情况可能建议积极手术:

1. 动脉瘤直径≥5mm。

2. 形态不规则。

3. 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

4. 直径<5mm的动脉瘤应根据其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推荐积极干预:动脉瘤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患者预期寿命大于10年;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5. 随访观察期间动脉瘤有增大趋势。

总而言之,具体到患者个案,偶然发现的无症状动脉瘤毕竟有远期出血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破裂则后果较严重,到底要不要进行干预性处理,还需医患之间充分沟通,临床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外四科(颅脑外科)病区  刘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