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查漏了?这种消化道出血胃镜、结肠镜都查不出来!

发布日期:2023-11-06

30岁王姓小伙自20岁以来不明原因反复黑便、贫血,血红蛋白最低时仅有67g/L,10年间先后前往四家医院就诊,均未能明确病因,只能间断补充铁剂对症治疗……



此次小王再次因“解黑便1月余”,来到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住院治疗。除了以上症状外,小王大便还长期隐血阳性,各种征象均强烈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但王小伙既往多次行胃镜、结肠镜及腹部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于是医生考虑到小肠疾病可能,于是在和小王沟通之后完善了小肠镜检查,这才终于揪出幕后“真凶”。

(回肠一处环形溃疡并狭窄)

经全小肠检查,发现小王的回肠有四处环形活动期溃疡,稍有狭窄。符合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的特征(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在明确了诊断后,医生为小王制定了后续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之后,小王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贫血状况也得到了缓解。

小肠在解剖上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在成人全长达5至7米,是人体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镜的开展普及,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病变已被充分认识和诊治,而小肠却在长时间内因技术原因,其疾病的诊治常常受限。但随着小肠镜设备以及技术飞速发展,小肠诊治的盲区不断被缩减,重要作用也越发凸显!

一、小肠镜检查的作用

· 直观观察小肠黏膜病变,并进行明确诊断。

· 进行必要的镜下活检及治疗,包括小肠息肉切除术、小肠出血止血术、小肠狭窄扩张术、小肠异物取出术等,为患者减少外科腹部手术带来的创伤。

二、小肠镜检查如何进行?

检查开始时,一般先经口插入一根柔软的镜身,通过患者的咽喉进入食管经过胃,进入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逐渐深入,直到镜身难以再插入时,停止进镜并做标记。退镜后再经肛进入大肠,越过回盲瓣,进入回肠并逐渐深入,直到见到标记点或难以再插入镜身时退镜,完成小肠镜检查。

小肠镜检查全过程仔细观察小肠,并在需要时进行活检或治疗,整个过程通常持续一小时至几个小时不等。

三、小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患者需要提前进行肠道准备,一般要求在检查前6至8小时内禁食,并且在检查前2小时内停止饮水。

2. 检查全程通常是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进行,以减轻患者不适感。

3. 小肠镜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但检查后可能会有暂时性的不适感,如腹胀、恶心、呕吐等,一般经休息后均可完全缓解。

四、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

1.潜在小肠出血(及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2.疑似克罗恩病。

3.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

4.疑似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

5.疑似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

6.不明原因小肠梗阻。

7.外科肠道手术后异常情况( 如出血、梗阻等)。

8.临床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

9.已确诊的小肠病变( 如克罗恩病、息肉、血管畸形等)治疗后复查。

10.小肠疾病的治疗:如小肠息肉切除术、小肠异物取出术、血管病变治疗术、小肠狭窄扩张术等。

11.困难结肠镜无法完成的全结肠检查者。

12.手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十二指肠镜无法完成的ERCP。[1]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10):693-702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杨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