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张春虹主治医师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成功指导龙川县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开展首例食管癌前病变ESD治疗,此项技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疗效确切,是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标准治疗方式,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什么是ESD?
ESD的全称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这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ESD通过内镜,在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黄阿姨因上腹痛2周到医院就诊。完善胃镜检查后,发现食管距门齿26至28cm内有一病变。活检后病理提示“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医生提醒黄阿姨这属于食管癌前病变,需要及时治疗。一听到癌,黄阿姨忧心忡忡,眉头紧皱:“这可怎么办啊……”
结合黄阿姨病情和其他相关检查,经龙川县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联合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团队充分讨论后,建议黄阿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在团队的充分准备和默契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黄阿姨恢复良好,没多久就出院了。医生嘱咐她3个月后复查胃镜。
她很高兴:“没想到做完手术我这么快就能生活自理了,自己吃饭、上洗手间都没问题,皮肤上还没有伤口,不影响美观。不仅恢复得快,还没有并发症!”
术后病理提示病变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均阴性,其仍属于癌前病变范围,已达到治愈性切除。“还好手术做得及时!”黄阿姨及家人连连夸赞。
ESD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1. 完全在内镜下完成,无腹部切口。
2. 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3. 费用更低,住院费用更少。
ESD对于大部分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其重点在于人群的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每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
年龄≥4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的人需要进行食管癌筛查筛查!
1. 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2. 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
3. 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4. 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
5. 有吸烟、饮酒、热汤饮食、进食过快等生活及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