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春季养肝好时节,6个妙招教给您

发布日期:2024-03-04

早在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发陈出新、生机勃勃的季节。中医里春季在五行中属木,与肝脏相应。肝为将军之官,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脏对于情志调畅和血液贮藏也有重要作用,肝脏功能完备于人体健康意义非凡。而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也是肝病复发或加重的季节,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顺应四时变化,适当运用养生方法,懂得规避四时不正之气,因此春季正是养肝护肝之时。


六个小妙招,教您如何顺应四时养生,把握养肝护肝好时节!

1.注意保暖,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春季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晚偏凉,不能随意减少衣物,注意适当“春捂”以免着凉或损伤阳气,老年人及病后康复期的患者更应注意。春季养肝要注意睡好子午觉,中医认为肝脏养护最佳时间为夜间23:00至次日3:00,子时(23:00)前最好进入熟睡状态可以更好的让肝血得到滋养。同时要注意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以助阳气升发。


2.调畅情志,平和心态,条达肝气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春季易肝气旺盛,因此要注意心态平和,不生气,不发怒,也不要钻牛角尖而致心情抑郁,以免影响肝脏的条达舒畅。可以运用“五音”中的“角”调音乐来调畅情志以养肝脏,推荐曲目如《庄周梦蝶》,《良宵引》,《溪山秋月》等。


3.饮食有节,减酸增甘,适入辛散

春季肝木之气过旺易伤及脾土,饮食宜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可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或辛温发散类食物的摄入。推荐的甘味食物有苹果、无花果、山药、南瓜、莲子、黑米、燕麦等;春季按中医五色与青色相应,“青色入肝”宜进食应季的绿色蔬菜如韭菜、芹菜、荠菜、菠菜等。辛味食物如洋葱、香菜等。


4.药食同源,花气辛香,花茶养肝

春季适宜茶饮推荐白菊枸杞茶:其功效为养肝平肝、益精明目,对于春季因肝肾阴虚、肝阳眩晕导致的目干目涩有较好的疗效。茉莉花茶:能提神醒脑、缓解春困,还能疏肝行气解郁。玫瑰花茶:具有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调经的功效,对于肝气郁结导致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尤为适宜。


5.因时制宜,穴位养生,调肝养阳

百会穴春季养肝护阳可以从头部的百会穴开始,百会穴为“诸阳之会”,在头顶的位置,取穴方法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百会穴的功效包括平肝熄风,升阳固脱。按摩的方法有点揉法,叩击法,掌摩法等,每次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

太冲穴春季肝火旺盛,易出现头晕耳鸣,两胁疼痛。按揉太冲穴能有效去肝火,定位方法为足背第一、二趾间歇的后方凹陷处。每日可用拇指按压两足太冲穴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日3至5次。

三阴交穴是脾经、肝经、肾经这三条足三阴经交会穴。通过与太冲穴配伍按揉,可以达到通调肝经的作用。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四指宽)的位置。每次按揉5分钟,每3次为宜。


6.和于术数,善用功法,养肝平肝

运用中医六字决中春季对应的“嘘”字决来明目扶肝。方法为双手置于腰间,向左旋转腰部,前伸右手并念“嘘”字,注意双目要跟随伸出的手掌。回收后做对侧,6次为1组,每日2组为宜。



供稿:欧阳伟君 时聪聪

指导老师:邢宇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