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如何防治肥胖?

发布日期:2024-03-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一种迅速增长的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与肥胖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故应予以积极的防治,以减少肥胖并发症的出现。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

临床上单纯性肥胖多见,约占百分之九十多,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显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肥胖,也就是说,单纯性肥胖不是由某些特殊的疾病所引起,而主要是由于摄入能量过多,消耗能量少,而使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在体内贮存而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指继发于如内分泌代谢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肥胖,或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引起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临床上常用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重指数、体质指数)的指标。身高、体重是最基本的检查,腰围可反映腹部脂肪的堆积,因此也强调腰臀比的重要性。体脂分布、能量摄入、能量消耗的测定等可作为肥胖诊断的辅助指标。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70千克,他的BMI=70kg÷(1.75×1.75)=22.86。



肥胖应以预防为主,这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应使人们认识到其危险性而尽可能地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旨在稳定群体肥胖水平,降低肥胖发病率、患病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戒烟酒,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针对高危人群或超重肥胖的人群,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1、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预防发胖,要从三方面考虑。

①饮食调控:不同年龄组制定合适的健康食谱、或称营养配餐。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营养素与热量。

②运动处方: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条件的人,定出合适的劳动量和运动量。

③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宣传防止肥胖的重要意义,使之能密切合作。总之,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措施。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机械地按所需热量计算食物,故我们主张“均衡饮食”的原则。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均衡的饮食有利于脏腑功能的平衡。


食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蛋奶类。第二类为肉类、脂肪。这两类食物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第三类为果蔬类,主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能使身体的新陈代谢顺利地进行。第四类是主食,包括米、面、杂粮、红薯、土豆等,这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

所谓“均衡饮食”就是在每组食物中都要均匀地吃一点,这样既可获得人体必需的营养,又可预防肥胖。


2.二级预防:为治疗单纯性肥胖,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对检查确定无并发症者,根据情况可采取以下方法,使之逐步降低体重。(1)在针灸康复科进行针刺、埋线、艾灸、耳针、气功、按摩、理疗、康复训练等治疗措施,同时因人而异制定“康复运动处方”,培养科学的运动方式。(2)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模式。(3)部分患者可以考虑配合中西药物。


3.三级预防:对肥胖已有并发症的患者,须采取措施治疗并发症,同时减重。严重者可到外科就诊,配合手术,防止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