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是第23个“世界嗓音日”,该节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嗓音健康、积极防治嗓音疾病。嗓音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声带作为发声的核心器官,一旦受损则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会影响生活甚至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聚焦“声带小结”这一困扰教师、歌手、儿童等群体的常见嗓音疾病,带您了解其成因、症状与科学防治方法。
一、声带小结:嗓子里的“老茧”
声带小结是声带边缘的对称性微小突起,形似老茧,是由长期用声过度或发声不当(如大喊大叫、持续高音),导致声带反复摩擦损伤而引发的局部组织增生。高发人群:
教师、培训师、歌手、主播、销售、客服、儿童(因频繁哭闹或经常吼叫)。长期大声说话、喊叫、用嗓过度,都是声带小结的诱因。
典型症状:
l 声音嘶哑(时轻时重,休息后缓解)。
l 发声易疲劳,高音困难。
l 严重时可发展为持续性失声。
二、为何儿童更易中招?
儿童的声带更薄、更娇嫩,且自控力弱,常因哭闹、尖叫或模仿大人发声导致损伤。儿童声音嘶哑病例中有约70%是由声带小结引起的,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大声说话;减少电子设备使用,防止模仿夸张发声。
三、治疗:从“静音”到微创手术
1.声带休息:早期的声带小结是可逆的,若能尽早让声带休息,则小结容易消失,且声音质量可恢复至发病前。
2.行为干预:禁烟禁酒;避免食用生冷、多盐、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增强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愉快,学会控制情绪。
3.药物治疗:使用利咽开音的中成药(如金嗓类药物、甘桔冰梅片、黄氏响声丸等),也可口服中药汤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以缓解咽喉炎症。若有经常反酸的咽喉反流症状则可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4.发声训练:通过吹蜡烛、仰卧呼吸建立膈肌发力模式,减少喉部压力;每日哼鸣练习配合颈部按摩缓解紧张;职业用嗓者每日训练20至30分钟,儿童可结合游戏化练习。初始可由治疗师面授,后转为自主训练。
5.手术干预:保守治疗无效者,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可采用微创手术精准切除声带小结以恢复声带闭合功能。
四、预防:科学发声是关键
1.正确发声姿势:保持身体直立,避免驼背或挺胸过度;用腹式呼吸支持发声,减少喉部压力。
2.日常护嗓技巧: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多喝温水,保持嗓子湿润;避免频繁清嗓、咳嗽等损伤性动作;嘈杂环境使用扩音设备。职业用嗓者需定期进行嗓音评估,早发现早干预。
在4月16日世界嗓音日来临之际,请转发提醒身边的人:爱护嗓子,从今天开始!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洪冬冬、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