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得了XXX病,能吃XXXX吗?”
“医生,我平时能吃红参、阿胶……补补吗?”
“医生,人家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我怎么夏天一吃姜就上火?”
“医生,我这种情况,有什么预防保养的方法吗?”
……
中医讲究“养生之道”,以上问题只要把握原则,你也能做到胸有成竹。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医最基本、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应顺从四时阴阳变化,通过调整四季饮食结构,平衡人体阴阳,做到防病于未病,以达“天人合一”。
何谓阴阳?中医理论中,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一般认为: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抑制的属于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兴奋的属于阳。
中医学重视“因人制宜”将人群分为九种体质,体质是指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有助于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和锻炼方式,以维持和促进健康。这也是中医强调个体化、防病治病并重的重要体现。详细体质分类及判定可参考以下图片
判定好各自的体质后,带大家了解不同体质在饮食用药上如何顺应四时阴阳。
春夏两季
春夏两季,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在自然界中,万物生长、茂盛,人体内的阳气逐渐升浮、旺盛于外,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亦逐渐活跃。
相应我们的饮食也应顺从阳气的升浮,少食寒凉之物,否则会抑制阳气的升浮和发越,从而影响人的健康。但同时阳气升发也不能太过,否则会反过来耗损人体的阳气和阴津。针对不同体质人群的饮食用药建议:
- 平和质
该体质的人可适当进食一些如薄荷、苏叶、生姜、大蒜等轻轻升浮之药食,以顺应春生、夏浮之气。寒凉之物不可多食,否则会损伤内在相对偏虚之阳气,出现上呕下泄之症,这在夏日甚为常见。不食温热、温补之药食如红参、鹿茸、羊肉等,否则会导致阳气升浮太过,而出现一系列火气上冲的症状。
- 阴虚质、湿热质
该体质的人因自然界的阳气升浮,自身所患的痼疾容易复发。这时应进食些养阴之药食如山药、熟地、白芍之品,以阴济阳,或配合适当的潜阳之品,如贝壳类,以防阳气升发太过。进食温热、温补之药食则会出现头晕、面红目赤等阳亢症状。湿热质的人,素体有热,又与湿胶着难化,此时应顺应春夏阳气发散之趋势,多进食绿豆、西瓜、苦瓜、冬瓜、薏苡仁等以利湿清热,以阴制阳。
- 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
该体质的人(如慢性腹泻、老慢支、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因春夏两季阳气升浮、旺盛,其症状可减轻甚至缓解。而此时也正是培补阳气的最佳时机,如可服红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培根固本,至秋冬可减少复发或病情减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此类人群适合通过“三伏贴”的方式,利用三伏天气炎热时机,在人体背部及四肢的俞穴贴敷以温热养阳、通经走窜的中药,以达到温煦阳气、驱散寒邪目的,以助春夏阳气生长,即所谓“冬病夏治”。
- 气郁质、血瘀质
该体质的人应把握春夏生长、舒发、条达的特性,多食用辛香类食品如生姜、薄荷、葱等,进补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如川芎,以调畅气机、活血通瘀。
- 特禀质即过敏体质者
因此时阳气升浮,易诱发疾病发作,该体质的人应注意环境和生活的合适,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饮食上注意避免海鲜、刺激性强的食物。
秋冬两季
秋冬两季,阴气渐盛,阳气渐衰。在自然界中,万物收藏、潜降,人体内的阳气亦逐渐沉潜、伏藏于体内,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亦逐渐减少。相应我们的饮食也应顺应阳气的潜藏,此时应少食辛散之物,否则会耗散人体的阳气而影响人体的健康。针对不同体质人群的饮食用药建议:
- 平和质
建议从立冬以后可坚持少量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之类填补肾精养阴之品直至冬至;也可适当进食一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及少许人参、党参、鹿茸等温补药物,以增强自身阳气抵御外界寒气。过犹不及,不可过于温补,否则会出现阳气内亢而耗伤自身阴精。
- 阴虚质、湿热质
秋冬两季,自然界的阳气潜藏。这时阴虚质者应进食填补阴精之药食如山药、熟地、龟苓膏或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以阴和阳,以达阴阳平衡,湿热质者此时体内阳气潜伏,应慎服大热大补之药食、补品,以防阳气亢盛于外。可适当吃些萝卜、鲤鱼、猪肚等调补阴阳、清润平补,不至于湿热壅滞。
- 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
该体质的人,因秋冬两季阳气内敛,外界寒气较甚,阳虚阴盛,此时需服用较大量的如参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或小青龙汤等温补、温化之药,以阳制阴,以达阴平阳秘。
- 气郁质、血瘀质
该体质的人,秋季适宜润燥和养肺,以顺应其收藏之气,填补阴精,可选择具有养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子、蜂蜜、天冬、山荷叶等,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柠檬。冬季要静养藏蓄,可适当进补党参、黄芪、白芍等。
- 特禀质即过敏体质者
特禀质的人往往先天禀赋不足,此时除了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和食物外,还应当趁秋冬收藏之势,在冬令服用合适的膏方以培元固本,正所谓“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总而言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养”并非简单的“补”,理解为“顺应”更为合适,应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升降变化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基本原则,也应因人而异灵活、辩证的看,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的去采用哪种养生方法。
本文只是从饮食方面浅谈相关方法,要达到阴阳平衡,还有很多如起居、情绪、养生功法等方面需要调摄。
参考文献: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J].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9(9):38-39.
解读专家: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郭绍举
作者: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刘冬厚钟梓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