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 | 夏季湿热交蒸,我们该如何养生?

发布日期:2023-05-25

《黄帝内经》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时三个月,是茂盛华美的时节,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开花结果。此时宜晚睡早起,保持情志稳定,切勿发怒,使神光充盈明秀,使阳气开通宣泄,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时令,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


人若违逆了夏长之气,不仅伤心,还会导致秋季阳气收敛不足,继而冬季阳气潜藏亏缺,疾病加重。夏季养生很有必要,推荐几点重要的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希望能为市民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视养阳

炎炎夏季,长期采用吹空调、喝冷饮、吃雪糕等方式解暑,会伤身体。夏天太热,但吹空调就会浑身不适,似感冒症状,尤其颈肩部发紧发凉,是空调病的症状。白天夜里都开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上食用大量冰品冷饮,会伤阳气。

因此,夏季再热,也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阳气生于春而极于夏,因此夏季养阳更易,所以才会有冬病夏治的疗法,市民朋友们千万别错过哦!


顾护心脾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五脏中属心,长夏属土和脾,因此岭南地区夏季养生尤要注重对心脾的调养,养生先养心,精神愉快,心情开朗,气血才能调和,身体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

饮食宜减苦增辛,注重清补,药膳的选择应该以清热祛湿、芳香醒脾为原则,避免食用大辛大热之品,以免邪热化火。


注意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

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

  •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
  • 蔬菜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
  • 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推荐几个适合在岭南夏季宜食用的食疗药膳:

1.绿豆百合粥

材料:绿豆、百合、糯米各50g,冰糖适量。

做法:①绿豆、百合、糯米去杂洗净备用;②锅置于旺火上,加适量清水煮沸,下入绿豆、百合煮熟软,再放糯米煮稠,撒入白糖搅匀即可食用(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

2.薏仁赤豆汤

材料:薏苡仁、赤小豆各30g,红枣5枚,冰糖1至2块。

做法:①薏苡仁、赤小豆洗净入锅加入2碗水;②小火慢煮1小时后加入红枣和白糖,煮30分钟至豆烂离火,即可饮用,豆可当点心食用(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朱艳萍、吴海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