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丨顺应秋气

发布日期:2023-09-09

广东人的嘴边总是挂着“上火、湿气重”的“口头禅”。作为注重养生的广东人,煲汤、喝凉茶、吃糖水,他们有许多边吃美食边降火祛湿的智慧。

地处深圳的方阿姨最近总感到口干舌燥。身为地道的广东人,方阿姨觉得自己是上火、湿气重了,于是开始自煮各式凉茶,一杯杯的凉茶喝进肚,口渴没减轻,还逐渐加重。

其实八月闷热的广东总让人觉得暑气尚未远去,但立秋后秋燥早已悄悄来临,此时不可继续祛湿。


秋季养生应养阴去燥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阴令也,燥邪为患,易伤阴,阴虚则火旺,此时容易发生肝火或肺火,如大便燥结、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故秋天养生的要点在于养阴去燥。


秋季养生要以养肺为主

《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话:“肺主秋,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这句话告诉我们,秋季养生应以养肺为主。那么该如何养肺呢?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姜葱等物不宜食用过多,可以适量食用酸味果蔬。


秋季避免过食辛辣食物

为了防止秋燥症状加重,立秋过后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因为辛辣食物易生内热,饮食太过则伤阴。


顺应秋气,这道汤可作为养生常备:

梅梨饮

材料:雪梨1个、乌梅2至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各材料洗净,梨去皮、去核、切块,与乌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去渣饮用(可视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每日数次。

功效:滋阴润肺,适用于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干咳等人群。(注:糖尿病患者禁用)




解读专家: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何咏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