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丨中药房里的那碗酸梅汤

发布日期:2023-09-22

近日,一系列中药饮品走红网络,其中“到中药房买酸梅汤”尤其火热,相关话题甚至冲上热搜,今天杏林药师带你认识一下酸梅汤。


酸梅汤的做法

材料(每次五人份量):乌梅100克、山楂100克、甘草5克、陈皮丝5克、冰糖50克。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除冰糖外)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养生壶中,加水至1500毫升水位线,开启养生汤模式;显示时间余20分钟时,放下冰糖,若血糖高者则不放冰糖;共煲1小时后会自动断电,即可饮用。


酸梅汤的功效

《本草纲目》说:“私房酸梅汤,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神话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酸梅汤消食和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老少咸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酸梅汤中乌梅和甘草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在秋冬交季的时候饮用酸梅汤,对于过敏性疾病,干燥、瘙痒等症状具有一定作用。‘’


饮用酸梅汤的依据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言: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四气调神大论篇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臥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南方应夏,阳气盛而生热,热甚则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

秋季的七八九这三个月,谓之荣平,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智的安宁,减缓秋季萧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荣平的特征,不使神志、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还有哪些时节适合喝酸梅汤呢?

其实一年四季都可饮用酸梅汤,除了立秋以外,小暑、大暑、处暑等节气也比较适合饮用。因为这些节气天气炎热且降雨量大,人的胃肠道功能较差,饮用酸梅汤对益气及恢复胃口有一定功效。

立秋后,应补充津液,滋阴收敛。酸梅汤酸甘化阴,生出更多的津液让身体更滋润, 可以把夏天耗散的津液养回来。


 


饮用酸梅汤的注意事项

酸梅汤虽适合大多数人,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以下几条饮用禁忌:

1.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最好存放在冰箱里。

2.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喝酸梅汤。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3.由于酸梅汤中鸟梅、山楂酸性强,富含有机酸,脾胃虚寒、胃酸过多者,喝酸梅汤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因此不宜饮用酸梅汤。

4.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感觉胸腹部堵塞忌食。感冒的患者适合吃一些容易发汗的食物,酸梅汤性酸,会妨碍发汗的药物以及食物发挥作用,不利于感冒患者身体恢复。

5.酸梅汤中如果加了冰糖,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若饮用酸梅汤不宜加冰糖。

6.因酸梅汤中的山楂有活血的功效,妇女经期、产前、产后忌食。


酸梅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不能作为治疗用药,如果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胃口很差,建议找专业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

另外,如果想要开具酸梅汤,最好到医院或诊所找医生开,医生会进行体质辨识和诊断,开具合适的酸梅汤加减方,以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张丽芬

展开